尚待蘊育的文化間性-張用根(장용근)個展「都市採集-花蓮」
尚待蘊育的文化間性-張用根(장용근)個展「都市採集-花蓮」文 / 雷煦光「從獵奇、短淺、帶有商業性質的旅行觀光電影,到紀錄土著居民生活樣態和文化行為的早期人類學探險電影,再到自覺運用人類學理論方法,對遠方異族文化進行影像深描的民族誌電影,三者在不同階段、以不
Good Underground
Home駐村
尚待蘊育的文化間性-張用根(장용근)個展「都市採集-花蓮」文 / 雷煦光「從獵奇、短淺、帶有商業性質的旅行觀光電影,到紀錄土著居民生活樣態和文化行為的早期人類學探險電影,再到自覺運用人類學理論方法,對遠方異族文化進行影像深描的民族誌電影,三者在不同階段、以不
/*! elementor - v3.6.5 - 27-04-2022 */ .elementor-widget-image{text-align:center}.elementor-widget-image a{display:inline-block}.elementor-widget-image a img{width:48px}.elementor-widget-image img{vertical-align:middle;display:inline-block} Gi
海邊,紅,戰鬥機,以及某些事物
因為朋友的邀請而在花蓮住了一段時日,這個展覽就像一種成果報告展。2020年2月,當韓國開始出現COVID19病例之時,我來到花蓮。儘管當時因COVID19而充滿危機感,我不想錯過這個可以讓我忘記我在大邱的角色而只需要專心創作的機會。
從我到了花蓮開始,參觀了很多觀光景點。主題「把風景變成自己的那天」是在日本就製作完成的一個作品。但是在花蓮的觀光地區看見有好多的人拿著相機在記錄著當下的樣子時,想起了那個主題名稱。看見在自己的腦中浮現的畫面呈現在眼前的那瞬間真的很感動,看著大家拿著相機紀錄著如此美麗的景色的同時,那麼為什麼我也拿著相機呢?這也是讓我重複思考了這件事的機緣。雖然在日本的時候我一直是將腦中浮現的畫面製作成照片、但這次的展覽作品的呈現方式有點不同的是,花蓮這塊土地讓我回到最開始拍照的感覺,這次的展覽是用平穩的心境下拍出來的作品展現出來。
我用花蓮的魚鱗做了一艘船,他像是在太魯閣峽谷鑿穿的大理石山洞,也像是被河流刮出的岩石,或是東海岸帶著水氣的白浪,他遵循著連自然偉大的痕跡。
/*! elementor - v3.6.5 - 27-04-2022 */ .elementor-widget-image{text-align:center}.elementor-widget-image a{display:inline-block}.elementor-widget-image a img{width:48px}.elementor-widget-image img{vertical-align:middle;display:inline-block} 水
我是水島貴大,是一名日本的攝影師,擅長使用「街道與在那生活的人們」為題材,挖掘出人們最深層的能量及情感。在街頭攝影中,那個場域所散發出來的空氣會與在那個場域生活中的人們連結,把那個感覺融入到我自身所感受到的想像進行共振,將我所拍攝的所有樣貌融為一個巨大的生命體,生動的將其用影像表現出來。看著這些街拍的照片,一直以來我都會有一種像是從我的記憶中抽取般的,感受到自己年少時期時所感受到的「大家在同一個時間裡一起哭泣一起大笑」的這種感覺。
工作坊由今年的駐村藝術家蓮沼昌宏帶領,擅長手繪插畫再製作童趣的動格漫畫,並且融合在地的傳說和童話,有趣又奇幻!工作坊將讓參與的學員瞭解「手動的動畫」產生、進行創作,讓藝術走入生活裡!共有兩場!第二場為進階課程唷!
1998年,我人在台灣。當時隨心地在學中文,也隨性地做些日語教學,同時也四處嘗試吃些新的食物,陷入了亞熱帶之戀,每天和朋友們到處遊玩,我記得當時還沒有駕照,但已經騎著摩托車到處跑,我真是處在快樂愉悅的時光中。幾乎忘記了要攝影拍照,享受著自由自在,感受到來自台灣的愛而忘記了害怕。可以說,在台灣的經驗為我後來的人生帶來了很大的轉變。